Search


我有預感這次的賽報會寫很久,所以這篇就當作賽後輕鬆聊聊吧。

早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我有預感這次的賽報會寫很久,所以這篇就當作賽後輕鬆聊聊吧。

早上起床出了一點小亂子,下樓拿早餐因為不想等電梯,走了逃生梯。當我打開一樓的門,居然直接通往飯店的室外。我才發現黑漆漆的外頭有些涼意,冷雨劈裡啪啦地打著我的外套。

直到昨晚我都還有光著上身跑的準備,而現在看來是不必了。走到起點的路上雨停了,在起跑前 30 分鐘進了 corral A, 跑者們利用微小的空地繞著小小的圈,同時也看到菁英們在遠處熱身,埼玉縣廳的那件外套特別醒目,其他的看不太出來。

就跟 2016 年我第一次參加芝加哥馬一樣,在介紹完菁英選手完後靜默了幾秒,沒有倒數就鳴槍起跑了。我知道百傑是算鳴槍時間,所以站得特別前面,但是起跑後卻還是覺得頗擁擠,可能是正前方的女性跑者目標是 OTQ 的 245。

進入大樓區一如預期地 GPS 完全失效,第一次全程用手動計圈的我,也因為太專注而錯過了第一個 mile marker. 看到第二 mile 時間是 12 分整,平均 6:00/mi 算是保守起步。

就這麼一邊摸索著配速、一邊看著失控的心跳(大概 180+)體感並不勉強,卻也不算輕鬆。過了 8 miles 左右身體總算熱開了,可以很順暢地跑進 555 左右的目標配速,可這時候雨勢加強,只好把反戴的帽沿又拉回了正面。

鞋襪不一會就濕了。

我有一個格外適合跑步的天份,就是腳底從來不起水泡。但是踩在水裡感覺還是很不舒適,adios 跑在馬路上還好,一不小心踩到水溝蓋,還是會滑個老遠。不斷提醒自己在半馬前都不能妄動,一直尋找合適的配速集團貼著,冒著被髒水噴到臉的風險。

過了半馬線的時間是 1:18:30 左右,如果後段能 pickup 還是有機會拉回來...我是說如果。說不上是為什麼,其實沒有什麼明顯的疼痛或者喘不過氣,就是疲勞累積讓我配速不得不慢下來。從 2:36 開始打算 2:37,然後又想著可以 PR 就好⋯

我真的好幾次都想要重振精神,無論是 mental above physical, smile and your body will smile 等等心理暗示的伎倆都用上了。最接近的一次是在 23 miles 聽到了並不相識的 Aidan 大喊了我的名字,我才醒過來:「喔,只剩下五公里了!」

最後剩下 1 英里時,看著手錶只剩下不足 6 分鐘就要到兩小時四十分。我咬著牙衝出去,然後一陣非常大的陣風又把我硬生生擋了下來,幾乎是定在原地的那種。就跟我今天整場的比賽感覺很像,明明沒出什麼意外,卻跑得很不順暢,猶如在水裡跑(或多或少,我今天確實是在水裡跑的)

過了最後一個彎,遠遠看到 2:40:1x 的終點線也是鬆了一口氣。照慣例進了終點,回頭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。終點後的路漫漫,義工們一邊照看著跑者,一邊恭喜著「你們真快!」

我知道,2 小時 40 分在 40,000 名跑者中可以排到前 0.5%, 但在我心中,這就是一個勉強及格的表現,而更惱人的是,我實在無從檢討起,一陣鼻酸,竟然有點無可奈何。

賽前訓練絕對夠了、賽前準備、比賽策略也都沒有差錯。唯一沒法預料的就是風雨天,而你知道嗎?上一次我在風雨天跑步,就是四月份的波士頓。

我不打算幫自己找任何理由開脫,就像同樣的天候條件,Mo Farah 狂刷 2:05、正版大迫傑也打破了日本紀錄。川內優輝雖然爆了,大概也不會找理由吧?

所以呢,不必跟我說辛苦了、下次再來,更不用幫我覺得遺憾。在今天的這個時候,在我踏過終點線的那一瞬間,在那個大小腿跟胃一起痙攣的時刻⋯

我的內心清楚知道,這就是此時的我,能拿出的最好表現了。

看著漸漸放晴的天,只好向不懷好意的老天笑笑。我明白倔強的自己還會繼續堅持下去的,直到夢想成為現實的那一天。

也麻煩你們,再等我一下好嗎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台灣出生、台灣長大、在美國工作的市民跑者。正職是工程師,沒受過一天田徑訓練,長大才發現自己喜歡跑步。個人最佳:全馬2小時38分、半馬1小時15分。
View all posts